找到相关内容45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梁漱溟的出世间与随顺世间

    梁漱溟先生为世所公认的现代新儒学开山,其亦政亦学,知行相济的一生实为20世纪之中国刚健有为、积极入世的儒者典范。但深究其思想,他于佛教并无厌离感,甚或崇敬有加、垂老不渝。他虽可以说是“出佛入儒”,但...与儒佛间的复杂心路历程之揭示,来说明这个纷繁多变的时代精神栖止之艰难和真正的思想者心境之乖剌悲凉。  一、  少年时代的梁漱溟曾经是功利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受清末新学思潮的影响,特别是激愤于国将不国的大...

    景海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2746338.html
  • 梁漱溟:我前生是一个和尚,一个禅宗和尚

    梁漱溟:我前生是一个和尚,一个禅宗和尚   作者:谭特立   1987年,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时,94岁的梁漱溟第一个出席发言,他说:“我是一个佛教徒,从来没有向人说过,怕人家笑话。一个人有今生,有前生,有来生。我前生是一个和尚,一个禅宗和尚!”  梁漱溟一语惊人,他与佛结缘是从探索人生苦乐开始的。清光绪十九年(1893)九月九日,北京米市胡同一个世宦家庭,一名瘦小的男孩呱呱坠地了,他就是...

    谭特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05365611.html
  • 生命意义的不懈追求——梁漱溟佛学思想的特点及现代意义

    生命意义的不懈追求——梁漱溟佛学思想的特点及现代意义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张文儒  梁漱溟先生在十六、七岁时,有近十年时间研读佛学经典,继则茹素;“一心出家做和尚”。1916年发表《究元决疑论》(《东方杂志》第5、6、7期,参见《梁漱溟全集》第一卷第3—22页),发挥佛家出世思想。1917年应聘于北京大学任印度哲学讲席。1920年后虽由佛家思想转入儒家思想,但并未放弃佛学,而更多...

    张文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1061488.html
  • “佛门梁漱溟”——天台宗大德月悟法师

    http://www.fjdh.cn/Item/31421.aspx
  • 梁漱溟:我前生是一个和尚,一个禅宗和尚

    http://www.fjdh.cn/Item/32203.aspx
  • 简论梁漱溟对唯识宗的理解和改造

    巨大挑战。虽然早年的梁漱溟对唯识宗保持排斥态度,后来他去了研究它,而他纠正了自己对唯识宗的看法。那时,梁漱溟明白了,历史上的空有之争完全基于教派之间的误解。虽然他本人不愿意放弃中国佛教的本体论,但是,他愿意接纳印度佛教的认识论,认为,唯识宗的认识论与佛教传统的本体论并不矛盾。不过,后来,梁漱溟修订了正统的唯识宗,而跟儒家伦理思想结合起来。在这篇文章里面,我试图介绍梁漱溟对唯识宗的理解、创意及其意义...

    梅谦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61973473.html
  • 王守常:近代儒佛关系

    王守常:近代儒佛关系  王守常(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近代儒佛关系〉  梁漱溟、熊十力佛教观合论  一前言  梁漱溟、熊十力为世所公认的现代新儒家开拓者,两位先生的精神志业、人格风范、哲  学...“大易”。所异同者,两先生的思想都受到佛教至深且  远的影响,本文以考察两先生的佛学观之异同,以期说明他们往返佛儒问的复杂心路历程及  终极情怀。  梁漱溟先生于中学时代始即崇信佛教,其自述原由,则是...

    王守常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80870698.html
  • 赵朴初先生二三事

    和平门内的小宅院,赵朴老细细看完我整理的记录稿,改了几处,并以商量的口吻同我讲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改,到这时他才点出,简报内容的重点要反映喜饶嘉措大师的发言。  梁漱溟先生在1963年至1978年的15年间,实际上是政协直属小组大批判的“活靶子”,赵朴初先生是这15年学习改造工作和批判梁漱溟运动的亲身经历者之一,而且是该学习组四位召集人当中的一位。那么,赵朴初先生对待梁漱溟先生的批判,持什么态度呢?  ...

    汪东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32265797.html
  • 佛家说“吃”

    佛家五蕴盛苦以及破我执之说。他们都认为,吃只是人的生理需要,人应当还有远比吃高得多的目标,这就是儒家推崇宁可饿死的伯夷叔齐的道理,也是孟子舍生取义的立论依据。   梁漱溟对此也有独抒性情的见解,也有让...rdquo;和“护生”的理念,实际上更重视的是简易,而使心无旁骛,以期减灭嗜欲。就如何对待自己而言,自然是少费心思,少花时间,少用财物,简便随缘而已。就是梁漱溟先生“...

    麻天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2051552.html
  • 赵朴老在特殊岁月里

    内容的重点要反映喜饶嘉措大师的发言,为内容重要。当然,他还讲了一些鼓励我的话,赵朴老平易、谦和的印象,一下子铭刻在我的心中。  二、赵朴初与梁漱溟  我在全国政协工作组(专委会)办公室工作不久,即调...小组里,有许多知名人士,如马寅初、梁漱溟、巨赞(佛教法师)、夏漱石(天主教主教)、阎迦勒(基督教牧师)、向达(历史学家)、翁独健(民族学家)、董竹君(上海锦江饭店老板)、唐生明(唐生智之弟)、赵君迈(...

    汪东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32465799.html